图片名称

如何消除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

发布时间:

2022-09-06 08:52

  现代农业伴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发展而发展。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果蔬上的农药残留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虑。其实“农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的人把肥料之外的所有农用物质都当作“农药”,而有的人只把“化学合成”的用于抗虫杀菌的药物叫做“农药”。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夏季,既是蔬菜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害虫的活跃时期,生产者为了赶商机,要么用超浓度的农药杀虫,要么施用农药后提前采收,造成大量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夏天蔬菜的农药残留合格率比冬季低两成以上。
 
 
  不管按照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概念,农作物种植中的农药种类都极为巨大。在新闻媒体上,也经常出现“某某果蔬上检出多少种农药”的报道。在讨论如何“去除”这些农药残留之前,我们先说明两点常识:
 
  第一、“检出农药残留”跟“危害健康”不是一回事。任何农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这个“不产生危害的量”是由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的。作为“有毒物质”,研究其毒性一般在动物身上进行。用不同剂量的农药喂养(或者其他方式让动物接触),找出动物“不表现出任何异常的最大剂量”。一般来说,考虑到人和动物的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体质不同”,用这个剂量的100分之一来作为人的“安全剂量”。再根据人们每天可以吃到食物的最大量,来制定食物中的“安全上限”。可以说,基于目前科学对于该农药的认识,只要不超过这一上限,那么可以认为没有健康风险。如果有新的科学数据出现,显示在更低的剂量下“也可能有害”,那么就会修改安全标准。
 
  第二、“有多少种农药”跟“有害剂量”是两回事。不同的农药是针对不同的虫害或者病害,作用机理一般不同。即使有同类的农药作用会累加,也还是根据其“残留量有多大”,而不是根据“有多少种”来判断是否有害。也就是说,如果每种的残留量都低于国家标准,那么危害可以忽略;如果残留量超标,那么即使只有一种也还是不合格产品。
 
  农药毕竟对于人体没有价值,而“安全数据”也都是通过实验数据来推测制定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存在”。通过开发毒性更低的农药、规范生产中的使用,是根本途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手中的果蔬,有哪些方法可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呢?
 
  农药毕竟对于人体没有价值,而“安全数据”也都是通过实验数据来推测制定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存在”。通过开发毒性更低的农药、规范生产中的使用,是根本途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手中的果蔬,有哪些方法可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呢?
 
  由于农药在喷施过程中,主要是附着在果蔬的表面上,所以,只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洗涤和加工方法,就可以降低农药的残留量,保证蔬菜的食用安全。
 
 
  科学界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各种农药特性不同,而任何去除方法都是针对某一特性。也就是说,对一些农药有效的,可能对另一些无效。要想找到一种能去除所有农药的“万能”方法,基本上不能实现。
 
  2010年的《食品与化学毒性》杂志上,发表了比利时学者总结的去除果蔬农残的研究综述。他们发现:焯水、去皮、油炸、清洗(并结合其他处理)是最有效的几种途径。
 
  其中油炸平均可以去除90%,焯水则接近80%。不过考虑到多数蔬菜水果并不适合油炸,而油炸本身有带来高脂肪高热量,以及破坏其他营养成分,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而焯水,即放到开水中烫一下就捞出来,高效而对营养成分的破坏比较小,对于很多蔬菜来说更加可行。有意思的是,如果长时间煮,则对农药的去除效率会明显下降。该综述的计算结果是平均不到20%。这有可能是经过长时间的加热,蔬菜细胞被破坏了,到了水中的农药又可能进入到蔬菜中。
 
  加热对于农药的影响可能比数字显示的更加复杂。比如说,有些农药在高温下会分解,而分解的产物有些无毒,有些却可能更毒。在不清楚的前提下,通过烹饪前处理来去除,无疑是更好的方案。
 
  清洗是研究得最多的方式。美国康涅狄格州政府的一个部门曾经进行过一项规模比较大的清洗去农残的研究。他们选取了28批次的生菜、草莓等果蔬,分别检测清洗前后几种常见农药的含量变化。他们使用了自来水、洗涤灵以及4种专门的“果蔬清洗剂”。结果发现,每种方法都能显著降低农药残留,但是这些专门的果蔬清洗剂与清水没有区别。他们还发现,这些农药是否容易被洗掉,跟它们的溶解性关系很小,主要是被清洗时的机械运动所去除的。所以,他们的建议是:在自来水下冲洗30秒以上,伴随着搓洗。
 
  还有人喜欢用酸水、碱水或者盐水来浸泡果蔬。这些方式对于某些果蔬、某些农药是有效的,比如一项研究中青椒用2%盐水浸泡10分钟后清洗,可以去除80%以上的农药残留。但是如果有的蔬菜表皮细胞被这些浸泡溶液破坏,那么洗到水中的农药又有可能进入蔬菜中,类似于焯水和久煮的情况。
 
  清洗能够去除表面的农药,但是对于渗入皮内的就无能为力。一般而言,渗入的部分主要分布在表皮内,所以去皮是很有效的手段。比如土豆,去皮可以去掉70%以上的残留农药。
 
  总结一下的话,去除果蔬农残的三板斧是:清洗、去皮、烹饪。如果依然担心,果蔬尽量多样化也会有帮助。不同的果蔬使用的农药不同,多样化的选择也就可以减少每种农药的摄入量。因为这些不同的农药不见得会产生累加危害,这样也就有助于减少“万一存在的风险”。 
 
 
 
 
 
 
 

相关资讯


农药企业应树立绿色健康形象

【导语·中国农药肥料网】目前,我国农药企业面临着国际农药巨头大举涌入,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态势,农药企业如何突破重围,重塑良好形象,为现代农业助力加油,已成为广大农药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农药企业面临着国际农药巨头大举涌入,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态势,特别是近年来一系列的涉毒农产品事件更使公众“谈药色变”。  

12-27

2014

健康饮食:菜上有农药?三种菜不易被污染

人们吃蔬菜,最担心的就是农药残留污染。一般来说,脆弱易招虫害的菜,施用农药会较多;而有些菜或自身“体质强壮”,或成长环境优异,不需要太多农药的保护,也能健康成长。那么,到底哪些菜能“出淤泥而不染”呢?    第一类:抗虫害的   是不易感染虫害的蔬菜,它们自身抵抗力强,因而施用的农药也较少,如圆白菜、苋菜、芹菜、菜花、辣椒、萝卜等。    第二类:土里长的   第二类不易被污染的蔬菜是食用部分生长

12-29

2014

如何消除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

现代农业伴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发展而发展。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果蔬上的农药残留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虑。其实“农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的人把肥料之外的所有农用物质都当作“农药”,而有的人只把“化学合成”的用于抗虫杀菌的药物叫做“农药”。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夏季,既是蔬菜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害虫的活跃时期,生产者为了赶商机,要么用超浓度的农药杀虫,要么施用农药后提前

12-17

2014

农药行业需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导语·中国农药肥料网】行业需要关注新烟碱类农药对蜜蜂的安全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毒性问题、双酰胺类农药对水虱等的毒性以及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安全性等。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增强并应当在这条道路上更加努力力争早日从农药大国转变为农药强国。   5月27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九届三次理事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农药行业的180余家成员单位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

12-14

2014

专家呼吁农药出口政策向制剂倾斜

【导语·中国农药肥料网】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九届四次理事会上了解到,原药与制剂出口退税倒佳影响了农药企业向高端产业链延伸的积极性,国外企业在获得了相对低价的原药之后,再加工成制剂返销到中国,和中国的制剂企业竞争,结果是一方面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挤压了国内制剂企业的利润空间。   在5月29日于云南召开的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九届四次理事会上了解到,原药与制剂出口退税倒佳影响了农药企业向高端产业

06-23

2015

中国农药将实施商品二维码

中国农药肥料网 时间:2015-6-179:57:00来源:农资导报阅读数:370    5月29日,在云南召开的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九届四次理事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组织起草的农药商品二码规则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该规则适用于农药物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商品物品、贸易项目、资产、位置等信息处理和交流。   据了解,农药商品二维码编码由7个信息元素组成,一是企业代码,来源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编号中的企业编码

06-23

2015